|
解谜天全土司
土司制度亦称“土官制度”,是统治者为达到“以夷治夷”的目的,推行的一种封建领主制。被册封的土司政治上依靠封建王朝,册封世袭,划疆分治,军事上实行土兵制度,以种官田、服兵役的方式,把农奴组织成土官武装,维持土官统治,听命于朝廷征调。土官既是当地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,又是当地的大领主,掌握着军、政、财权,对农奴有“生杀予夺”之权。经济上,土官是辖境土地上最高所有者,实行劳役地租、实物地租等经济剥削。文化教育只许土官子女习文弄武,土民后代则是代代从仆从奴,不许受教、进仕。土司统治的地区,属地偏远,疆域辽阔,交通不便,经济文化十分落后,某些地方还保留着奴隶社会的特点。
公元880年,唐僖宗被黄巢起义军打败,逃亡成都,建立逃亡政府。这时雅安地区一带时有叛乱发生。唐僖宗的逃亡政府经过一段时间的喘息和力量聚集,政权有所巩固后,便派江南临江府人高卜锡和太原人杨端先后率部西征,进入天全平息叛乱。叛乱平息后,高杨二人从此停留下来,被朝廷册封为土司。高杨二土司各自以始阳、新场、城厢、老场为据点,扩充实力,逐渐控制了天全全境和今雅安市的宝兴、芦山、荥经部分地方,进而扩大到今泸定、康定一带,形成了割据局面。高卜锡、杨端死后,其子孙继续执掌高、杨势力,并在天全有所发展。直至清朝雍正六年(公元1728年),清王朝实行大规模的“改土归流”,统治天全达790多年的土司制度才寿终就寝。
与其他地方比较,天全的土司文化有其特别的标志,即汉人充当土司,土司制度早于其他地区。幸存至今的天全县大坪乡破磷村石头寨遗址,镌刻着天全790多年土司制度的兴衰,此外,还有土司牌坊、土司墓葬以及具有藏汉文化特征的民居等,都是天全土司文化的见证。
|
|